咨询热线:
联系我们

晋中世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星火培训基地一、基本情况晋中世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于2004年由晋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复成立,属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的国家服务业重点项目,法人代表李健生。学校总资产3150万元。晋中世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致力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科技致富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达到年培训3000人的目标。我校于2006年4月份被山西省科技厅确立为“星火培训基地”,并承担了国家星火科技培训任务,依托当地玻璃器皿制造这一主导产业,在2006年至2007年间,培训农民工及乡镇企业人员1000人,并获得了省级培训10万元的资助计划。二、培训能力我校的技术培训力量传承于祁县红海集团,其前身是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的发源地——祁县日光灯厂,已有六十余年的建厂史,最终形成了祁县200余家玻璃器皿企业。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校师资力量的建设与发展。截止目前,我校专业教师达到了36名,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1名。其中有专职教师8名,兼职教师28名。专业除玻璃器皿生产及加工外,在计算机、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塑料化工、建筑、机电、餐饮等领域具备了强化培训能力,从而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扩大了技术培训面,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与灵活性,受到了农民朋友的广泛好评。优秀的师资力量建设使我校的品牌效应与核心竞争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学校环境建设方面,随着我们对培训投入的不断加大,于2004年建成1万平米的培训实习基地,2006年9月,建成使用面积2000平方米的培训教学大楼,至此,我校拥有玻璃器皿吹制实习基地一个,玻璃器皿深加工实习基地2个,标准化教室30个,多媒体电教室2个,物化实验室2个,师生办公及住宿楼1000平方米。主要培训设备有:培训电脑60台,多媒体电教设施一套,可供150人实习的玻璃器皿吹制设备一套,可供200人实习的玻璃器皿深加工设施2套,可供100人实习的塑料制品设备8套。三、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通过学校加大投入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取得快速发展,目前拥有总资产3150元,其中固定资产2750万元。成为一所培训设施完善,培训专业多样,师资队伍雄厚的科技技能培训学校。2005年,我学校培训各类农民工技术人才3000人,实培训收入120万元,实现税后利润15万元。2006年重点实施省科技厅的“星火培训”项目,把学校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到培训项目中。共投入资金80万元,其中,购置设备费45万元。主要包括购置玻璃器皿深加工培训磨花机20台、培训电脑20台、实验器材20套、课桌150套,培训业务费用投入30万元,包括能源材料费、测试化验费,新增教师聘用费,教材购置费等,其它费用5万元,2006年共培训3800人,其中“星火培训”550人。全年共实现培训收入180万元,税后利润22万元,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也为今后开展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学校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企业的进一步加大投入和自我完善,可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科技进步的培训。四、工作绩效晋中世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根据行业发展状态和市场人才需求,长期开展中短期、强化性技能技术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就业,为乡镇企业在岗及转岗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形成了校企、校乡、校校结合的特色培训模式。截止2006年底,我们先后实施了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793人,就业率达92%以上;连续两年实施了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培训乡镇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500人;实施国家中小企业“蓝色证书”培训,为当地中小企业培训岗前和在岗技术人员1200人;举办短训班四十八期,培训农村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计算机培训1300余人;行业性培训包括财务、营销、宾馆服务等培训农村学员1500人。从2006年4月份,我校被省科技厅确立为“星火培训基地”以来,我们把农村科技人员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培训作为我校的工作重点,具体培训情况为: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培训,根据我县实际我们开设了玻璃器皿生产及加工、计算机、酒店服务、啤酒酿造技术等专业的培训,并新增购置、安装玻璃器皿加工设备、培训电脑、实验器材、课桌及教学设施,培训学员400名。二是根据当地农业种植分布,我们由常务副校长牵头,相关30名农业技术员组织了“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深入我县东观、贾令、城赵、西六支等小麦产区,培训农业科技带头人150名。这次培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施肥观念,小麦生产获得了明显增长,经统计,小麦增产达到9%的幅度。晋中世达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通过开展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校已成为晋中市中小企业局确立的“晋中市中小企业职工培训基地。”2004年10月,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现场会在我校召开。2005年8月,我校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优秀培训学校”的称号。2006年12月,我校参加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输出太原现场会农民工技能表演,获得了一等奖。五、全面提升培训质量,为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打下基础通过几年来我校的培训发展,我们逐步形成了针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特色优势和经验,建立了农民工培训专业体系:一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农业及非农产业的多样化及市场发展需求的丰富性,决定了针对区域和群体的培训目标须与产业发展和创业需求结合起来,技能技术的培训推广须与受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双向导入,使培训发生多样性变化。由此我们实施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类型劳动力的综合性培训与宽专业培训模式,巩固专项技能掌握的程度和技能发展的适应程度。二是基础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增强学员技术发展潜力与和谐进步的统一,强化了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安全生产知识、就业及创业观念与技术的培训。三是广开渠道,依据自身培训优势,以校企联合、校乡联合、校校联合的方式,定向培训、定单培训,既发挥了渠道优势,同时又整合了培训资源,强化了培训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就业发展的能力与效率。四是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新变化,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新状态,密切关注技术进步新标准,推进前沿化技术技能培训,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为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五是推行免费培训有偿实习。农村普遍存在着保守、技能单一、对培训的资金投入能力弱小的状况,阻碍了农民工向更高技术层次的发展,因此我们广泛投入力量实现免费培训,同时在培训实习期间提供实习工资,全方位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训效果大幅提升。经培训服务调查,学员收入由培训前的人均200元增加到就业后的每月800元。